当前位置: 金毛 >> 金毛生活习性 >> 戏论紫砂壶二十四亚明四方
文|净名斋主图片来源|网络
姓名字号学问多,关系命运需斟酌。若能舍得浮名去,他日何愁不成佛。
亚明四方壶外形方正挺拔,浑厚而朴实,方形壶把和壶嘴和谐统一、方面壶盖略微鼓起,桥形钮钮阔扁大气,是一款古朴厚拙的上乘紫砂方器。它是由著名画家亚明先生设计,紫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大师制作的一款经典紫砂方器。这又是文人与紫砂艺人成功合作的一次典范。
年,时任江苏画院副院长的亚明先生带领一批画家来宜兴写生采风,与王寅春结为知交,又方慕其才华,亚明见寅春善制方器,一拍即合,便画一草图,王氏娴熟的技艺,不日便作成方壶,流传至今,称之为“亚明四方壶”。
当然,王寅春肯定不止做了一把亚明四方,但是其中最有名的一把除了亚明和王寅春以外,还有任淦庭、徐秀棠两位大师参与。其中亚明设计绘制壶样,王寅春负责制壶。亚明再在壶身一面绘鱼,并由徐秀棠镌刻。而另一面则由徐秀棠之师,一代陶刻大家任淦庭空刻饰以花鸟纹饰,画面清新淡雅。空刻就是不在壶身上打草稿,直接雕刻,要求极高。任淦庭是近现代首屈一指的陶刻泰斗,陶刻功力深厚,且能左右开弓。这把亚明四方集合了四位名家之功力,足可堪称时代精品。
亚明
此壶的设计者亚明是新金陵画派的中坚推动者和组织者,他历任无锡市美协主席,江苏省美术工作室主任,华东美协理事,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职务。
亚明其实是个艺名,他原姓叶,名家炳。后来才改为亚明的。至于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导致改名我们也无从得知。总之,改名在近代的文艺界特别流行,因为现代人就一个名,如果取得不是很满意的话只有改掉了。不像古人有名,还有字,名不好听的话还有字可以补充说明。
而且古人的名和字之间的关系也很有趣,有的是同义词。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不但亮而且还要明。李白,字太白,名里面已经有白了,字里面再强调一次,不知道为啥李白父母希望他长的那么白,可能是他父母都太黑了吧。屈原,其实他的名叫平,字原,我们习惯叫他屈原了,其实应该叫屈平,广平曰原,他名和字也是差不多意思。还有周瑜,字公瑾,怀瑾握瑜,其实瑜和瑾都是美玉的意思,古代经常把君子比作美玉,所以起名字经常用到;诸葛瑾,字子瑜,也是一样的用意。我一个朋友生了双胞胎儿子,开始还准备起名子瑾和子瑜呢。后来想到周瑜3早亡,诸葛瑾也没什么大出息,所以就作罢了。
还有的名和字意义相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愈就是过头了,所以要退之吗。韩愈一生都不太顺利,就是因为耿直过头了,没有能够退一退啊!韩愈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敢讲真话,敢说“群臣之所未言”的话。他上给皇帝的奏疏很多都针砭时弊,直言不讳。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公开反对唐宪宗迎佛骨,结果自己险些丧命,多亏群臣求情才免一死,结果被贬潮州刺史。后来唐宪宗曾说:我知道韩愈劝我是为我好,他的话说的实在是太过分了,实在让人气不过啊!可见韩愈真的有点过分了,没能够退之啊!
宋代著名词人晏殊,字同叔,殊就是不同,名和字又是反义词。可能他的父母既希望成为一位与众不同的人才,又怕他太不合群了,所以字里面就加了个“同”,中和了一下。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还有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字子昂。頫即俯,低头的意思,昂就是抬头的意思,名和字正好相反。赵孟頫诗书画三绝,要知道写字画画都是低着头的,时间长了必定对颈椎不好,他的字“子昂”正好提醒他要经常抬抬头,活动颈椎吧。
辋川图--王维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名和字之间有某种联系。比如:王维,字摩诘。维摩诘是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可见王维父母给他取此名字是希望他能成佛。王维诗画双绝,苏东坡评价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是他的画真迹流传下来的很少,现在留传下来的基本上是诗,王维最后虽然没有真的成佛,但是也被后世称为“诗佛”。
岳飞,字鹏举。很多种动物都能飞,男儿最应该像大鹏鸟一样一飞冲天,鹏程万里。所以岳飞字鹏举,如果改成字蝶衣的话,那就变成蝴蝶那样飞到花丛中啦。
白居易,字乐天。其实只要保持乐天的心态,何处不能安家?当然,有人开玩笑说白居易三个字的意思是:白住很容易,听起来也蛮有道理的。不过他一辈子总的来说都过得还是比较不错的,我想和他的乐天心态很有关系。
辛弃疾,字幼安,估计他小时候身体比较差,所以父母希望他能够抛弃了疾病,从而身体安康。霍去病则没那么幸运了,虽然名叫去病,而且英勇善战,两次率军大败匈奴,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风头甚至盖过了他舅舅卫青,但是早早地在24岁就被病魔夺取去了生命。
张学良,字汉卿,张作霖应该是希望他能够学习汉代的张良,做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臣。谁知道他一上台就给老蒋来了个“西安事变”,这哪是在学张良啊,分明是在学韩信逼宫啊。还好老蒋没有刘邦那么狠,只是将张学良软禁了一辈子。
戴笠,字雨农。雨农戴笠,名字很有画面感,让人想到在江南的六月,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一位老农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田间辛勤劳作。可惜他手里拿的不是锄头,而是一把手枪。因为他的真实身份并非农民,而是心狠手辣、杀人无数的国民党最大的特务头子。
我们现代人很可怜,只有姓名,没有字。如果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想要改掉还要去派出所办很多手续,从户口本到身份证、社保卡到银行卡,可以说改名确实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有一个朋友姓叶,生了一个儿子,不知为何想让他姓海,但是去报户口的时候派出所居然不允许改成这个姓,后来费了些周折才让儿子成功姓海。这些问题在古人那里都不存在,因为他们名取如果觉得不够好的话,可以用字来弥补。自己长大以后如果觉得自己的名和字都不喜欢的话也可以给自己起个号,而且可以有很多个号。
比如苏轼,字子瞻。无论是名和字读都不那么的好记,所以他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东坡居士。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欧阳修,字永叔,因为喜欢喝酒,所以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六一”不是儿童节而是他晚年生活的肖像画:“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有枝指,故自号枝指生,枝指就是多长了一个指头,《庄子.外篇》里面有一篇《骈拇》讲的就是枝指。祝枝指生不好记,民间就都习惯叫他祝枝山。
除了自号还有别人送的号,其中多和官职、家乡地名有关。比如杜甫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人称杜工部,书圣王羲之担任过右将军的职务,所以又叫王右军;贾谊的家乡在长沙,所以也叫他贾长沙。四岁能让梨的孔融在北海做过太守,人称孔北海;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所以也叫康南海。
当然这些都是文人士大夫们的号,还是比较文雅,比较讲规矩的。当文人的雅号进入民间以后,就逐渐变成了绰号。
比如水浒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绰号,什么鼓上蚤,青面兽、两头蛇、双尾蝎,插翅虎、混江龙、白花蛇、金毛犬、九纹龙,玉麒麟都来了,绰号把每个人的特点都体现出来了。
当然,紫砂界的艺人们也都有自己的号。其中,顾景舟可以说是历代紫砂陶艺名家中,名号最多的一位,他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曼晞、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这也体现在他的印章上面。
清代的陈曼生,他本名鸿寿,字子恭,曼生其实是他的号。另外,程寿珍,自号冰心道人,所以他制作的壶很多都是敲的“冰心道人”的印章。
当代文艺界的艺名或者笔名其实就相当于古人的号,巴金、冰心、鲁迅、夏衍都是笔名。给自己起一个好的艺名或者笔名是很重要的。孔夫子都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鲁迅不叫鲁迅,叫张三的话,说不定就不会变成大文豪了。同样的,如果亚明先生如果还是叫叶家炳的话,那么亚明四方壶就得叫家炳四方壶了,这样的话听起来就不那么文雅了。虽然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名字,但是也有人恰恰很不重视自己的名字,比如历史上的一些高僧大德。
比如禅宗流派里面的云门宗的云门禅师,曹洞宗的两位祖师洞山、曹山禅师,以及沩仰宗的沩山和仰山两位禅师。还有在百丈山订立百丈清规的百丈禅师,在黄檗山传心法要的黄檗禅师,包括在湖南澧县药山开示“云在青天水在瓶”药山禅师,他们的名号都是他们所在山的名字来命名的。
另外,永嘉大师是浙江温州永嘉县人,五祖黄梅一直在湖北省黄梅县传法,赵州禅师则在赵州弘法,他们的外号都是地名,至于他们自己的真实姓名反而丢掉不要了。想想也是,如果连自己的姓名都舍不掉的话还谈什么成佛呢?
但是有一点大家务必要知道,我国僧人虽然不看重名号,但是姓是统一的,都跟着释迦牟尼佛姓释,这是东晋高僧道安法师首先提倡推广的。后来他在《阿含经》上也找到了依据:“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可见道安与佛心心相印啊!
成佛不能执着虚名,其实成就任何一门学问都需要过名这一关。所以,齐白石有一枚印章,叫作“何要浮名”,就是提醒自己要时刻精进,不要为浮名所拖累。
原创声明:上文由原创,首发于简书平台,现经唯一授权发表于初心茶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yybixiuke.com/jmshtz/22017.html